*******法務部矯正人員訓練所********
第210 期 中華民國 98年12月1日

本期目錄

藥癮者復歸社區前之需求調查暨出所轉介服務之省思(上)
桃園女子監獄辦理「健康心靈成長團體」之滿意度調查
監獄實用英文
法務部矯正人員訓練所98年12月份預計辦理班次一覽表

藥癮者復歸社區前之 需求調查暨出所轉介服務之省思(上)

新店戒治所 前所長張伯宏、社工員 郭文正

壹、緒論
一、前言
藥物濫用與成癮對於個人社區生活的影響甚劇,因此,藥物成癮問題經常是社區心理學關注的議題。常見的藥物成癮成因有3種:一、視成癮是一種罪行。二、視成 癮是一種心理疾患。三、視成癮是一種不良適應行為(李素卿譯,1995)。根據上述對成癮起因的看法,所採用的治療及矯治方式如下:一、視成癮是一種罪行 者,會採用法律監禁與司法矯治方式來避免成癮再犯。二、視成癮是一種心理疾患者,則會施以心理及藥物治療等醫療處遇方式來避免成癮者復發,有效處理藥物濫 用者的問題,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專業的服務(林家興,1994)。三、視成癮是一種不良適應行為者,則會導正其生活方式、施以良好的生活適應處遇或教育, 來避免成癮者再發作。在我國,依上述理念提供藥物成癮服務的社區機構可分為3大類型:一、司法矯治機構;二、醫療機構;三、宗教機構。其中,司法矯治機構 是提供最多服務人數的機構。
以往,這3種觀點的處遇服務少有交集,但隨著科際整合與跨領域合作思潮的出現,近年來採用整合性、折衷性處遇的方式情況越來越多。根據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 究中心(National institute of drug abuse,以下簡稱NIDA)研究顯示,針對在監服刑的藥癮犯罪者做治療,有助於改善其藥物使用、犯罪行為並增進其社會功能;所以,結合監獄與社區處遇 的藥癮治療計畫,有助於降低藥癮相關犯罪問題及非法藥物的使用(NIDA,1999)。
NIDA(1999)認為藥癮治療與司法矯正體系一同進行,有助於藥癮者篩選、安置、測試、監督與督導計畫的安排與執行。Inciardi、 Martin、Butzin、Hooper與Harrison(1997)的研究顯示,以監獄為基礎的藥癮處遇方式,有助於假釋後的藥癮康復並減少其復 發。
我國早期將藥物成癮視為一種罪行,因此施以司法監禁。民國87年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通過後,將藥癮者視為兼具犯人與病人的身份,施以司法戒治處遇。要求使用 第一、二級管制藥物者應接受觀察勒戒處分,並於觀察勒戒期間評定其是否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若判定有繼續施用毒品傾向,則需接受心理戒治處分。換言之,對 於藥癮者的處遇方式已採取結合司法與藥癮同時進行的治療模式,而戒治所即是負責處理的國家機關。
戒治所原兼設於各監獄中,但在資源配置與使用上卻出現重監獄輕戒治的情況,以致戒治所功效受到極大的限制。民國95年在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指示下,法務部 成立北(新店戒治所)、中(台中戒治所)、南(高雄戒治所)、東(台東戒治所)4所獨立專責的戒治所,期能在軟硬體之規劃上有別於過去與監所合署辦公之戒 治所,有效提昇戒治成效。此外也要求各縣市成立毒品危害防制中心,並將其定位為協助藥癮者康復的社區機構,期能整合縣市政府各單位的力量,以處理藥癮者回 歸社區後的相關戒毒問題。
雖然在體制上已有專責的機關來處理藥癮者戒治問題,但由於我國法律上的限制,所提供的服務方案經常是由上到下(Top-Down)的方式,這種由專家或權 威來制訂處遇方案,經常會出現無法符合社區民眾的需要(Dalton, Elias & Wandersman,2007),導致個案離開監獄後心理上並未康復。換言之,戒治處遇服務無法達到預期目標的原因之一在於缺乏對藥癮者需求的瞭解。
二、研究動機
過去由上而下的政策經常立於監管的立場要求受戒治人填寫相關的資料,並在法律的規範下要求相關單位進行轉介或提供服務。因此造成實務上部分受戒治人填寫假 資料,以避免遭到司法或警察系統監控及出所轉介後無法順利銜接等問題。
有鑑於前所論述,本文認為立基於服務的態度是重要的,由下到上(Bottom-Up)的政策制訂方式更可真正瞭解藥癮者之需要,針對其需要提供適切的服務 促進戒治處遇服務的有效化。在有限的國家資源下,提供服務給「真正需求匱乏」的個案,以增進資源配置的有效性。職是之故,瞭解藥癮戒治服務對藥癮者的幫助 程度、藥癮者復歸社區後的需求情況是非常重要,亦可提供給相關的社區處遇機構作為後續服務的參考,以銜接在監所中的戒治成效。因此,本文擬就下列議題進行 探究:
(一)    瞭解藥癮者之藥癮戒治服務需求。
(二)    瞭解藥癮者復歸社區後在工作與經濟上的需求程度。
(三)    瞭解藥癮者復歸社區後在家庭支持上的需求程度。
(四)    瞭解藥癮者復歸社區後在交友、休閒與社區支持上的需求程度。
(五)    瞭解不同基本變項與上述需求之相關情況。
三、研究目的
由於國內較少進行上述議題之文獻,本文期盼可透過相關的研究發現,讓後續的藥癮服務機構(如更生保護會、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等)能提供更貼近藥癮者需求的 服務,避免資源之浪費,也可使藥癮者更順利的步上康復之道。

貳、文獻回顧
藥癮者因來自各個階層、不同的社區,且常併有心理疾病、職業、健康或社會問題。因此進行藥癮治療時需考量的因素眾多。NIDA(1999)認為一個好的藥 癮治療計畫需結合治療與其他相關服務,以符合個案的需要,並視個案的年齡、種族、文化、性傾向、性別、懷孕狀況、教養子女方式、居住環境、工作種類或過去 曾被生理或性侵害等因素來調整治療計畫。換言之,一套完整的藥癮戒治服務計畫除了以藥癮治療為核心外,尚需提供個案所需的工作經濟、家庭、醫療…等服務 (如圖一)。簡言之,整合戒治服務方可針對個案需求提供適切的服務。
一、影響藥癮康復的因素
陳玟如(2004)針對藥癮者復發歷程的研究發現,藥物濫用者在經歷戒癮復原期、漸漸復發期以及全然復發期的過程中,在心理、行為、家庭互動、生活態度、 生活形態與人際互動方面,都有明顯階段性的發展與持續藥物認同的特殊現象。藥物濫用者復發歷程主要因素有(一)環境因素(家庭、社會、與工作);(二)人 格特性;(三)心理因素與行為因應方式不良(陳玟如,2004)。Mckay、Merikle、Mulvaney、Weiss和Koppenhaver (2001)回顧藥物成癮研究文獻後指出,藥物/酒精等物質之使用(Substance Use)、個人精神狀況之嚴重性(Psychiatric Severity)、社會/家庭因素(Social/Family Factor)、額外之藥物戒治處遇(Additional Treatment Episodes)對戒治成效之作用均達顯著水準者。其中個人精神狀況與家庭/社會問題,對戒治處遇成效具有重要的預測力。
Vaughn、Deng 和 Lee(2003)研究台灣戒治政策成效指出,個案在完成戒治回歸社區生活後,經常碰到許多問題:例如生活的安排、朋友或家人是否也吸毒與生活上的適應會 影響其戒癮成功的可能性。戒治後的就業與心理健康狀態也會影響戒癮的成功機率。
Marlatt(1985)認為職業生涯與工作對藥癮者復發有重要的影響。李思賢(2005)研究指出在監期間有無親屬接見、入所前職業與毒品來源和再次 吸毒犯罪有關。林瑞欽(2004)研究指出賭癮、不當娛樂涉入程度、是否有固定工作、入戒治所次數、有無販毒、吸煙量等變項能有效預測藥癮復發。
同樣的,在個人藥物成癮的過程中,家庭亦扮演重要角色(McCrady & Epstein,1996; Timothy & William,1999;程玲玲,1997)。程玲玲(1997)認為嗑藥只是家庭問題的一種形式表現,嗑藥行為反映出家中許多潛伏的問題,而家庭更是 個人涉入海洛因濫用生涯的重要影響因素,個人若吸食海洛因後,原生家庭系統或再生家庭系統也將產生改變(程玲玲,1997)。此外家人示範(Family Modeling)的藥物使用行為、父母對兒童使用藥物的態度,皆會增加兒童用藥風險。國外研究指出父母親用藥示範(例如:家族中用藥者的人數、兒童涉入 父母的藥物使用行為等)對兒童使用藥物和兒童對藥物的期待的影響效應非常顯著(Brook et al.,1990)。
二、需求與藥癮康復的關係
「需求」係指一種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一種匱乏狀態。當匱乏狀態達到體內均衡作用必須調節時,個體就會感到需求的存在(張春興,1996;謝旻桂, 2003)。Glasser(1981,1984)認為人類行為是由五個內在需求所促動,而這些內在需求是天生的,不是學習到的。內在需求又可區分為生理 需求與心理需求(朱玲億等,2000)。
生理需求是一種為了求生存及再製(reproduce)的需求(朱玲億等,2000)。吳英璋、金樹人與許文耀(1991)指出生理需求是指維護個人生存 的需求,一般而言,這些需求是最強勢且優於任何其他需求。但能帶給人們較持久的歡樂,卻多半是心理需求。
Rosenbloom、Williams 與Watkins(1999)則由心理創傷的角度解釋心理需求,他們認為人有五種基本心理需求:安全、信任、控制、尊重、親密,每種需求均需得到最低限度 的滿足,當個體無法滿足時便會感覺到痛苦,可能造成心理創傷。陳家雯(2003)指出因需求無法滿足所形成的心理創傷,將可能影響到後來的成癮行為。換言 之,當個人需求滿足情況越佳時,越可以維持良好生活的平衡。因此,對藥癮者來說其需求滿足的情況,往往也影響其藥癮康復的程度。
參、研究方法與架構
本文研究對象為臺灣新店戒治所之受戒治人。新店戒治所為北部地區專責的戒治所,主要收容對象多為使用第一級(海洛因)或第二級(安非他命)藥癮者。皆為 18歲以上之成年男性。資料收集時間為96年6月1日至97年9月30日,共收集512筆資料。
本文相關的研究架構(如圖二)。

研究工具採用研究者自編之「受戒治人復歸社區需求調查表」,其中藥癮相關資料共7題,戒癮暨出所後需求調查共16題。藥癮相關資料就下問題詢問個案,1. 用藥種類(1=海洛因;2=安非他命;3=混用兩種藥物以上),2.戒治後刑期(0=出所;1=刑期一年以下;2=刑期超過一年;3=刑期未確定)、3. 每月會客次數、4.每月書信聯絡次數、5.出所後是否需要更生保護(0=不需;1=需要)、6.出所後是否需要追蹤輔導(0=不需;1=需要)、7.家屬 支持調查是否回函(0=無回函;1=有回函)。受戒治人復歸社區需求調查表則包括下列題項:1.出所(獄)後找到工作對我而言並不困難,2.出所(獄)後 我能穩定的工作,3.出所(獄)後我能維持收支平衡,4.出所(獄)後我會和家人經常互動,5.出所(獄)後我能和家人維持良好關係,6.出所(獄)後我 可能需要家人的經濟協助,7.出所(獄)後我期待可得到家人的關懷與支持,8.出所(獄)後我慢慢能遠離用藥的圈子,9.出所(獄)後我能做到不再繼續施 用毒品,10.出所(獄)後我會重新結交新的朋友,11.出所(獄)後我會以好的休閒方式打發自己無聊的時間,12.出所(獄)後我希望得到社福團體或其 他機構的協助,13.來戒治後,我改變很多,14.我認為戒治對我的幫助不大,15.我瞭解自己戒毒的原因與目標,16.我認為要完全的戒除毒品對我是不 可能的等16題,各題項之計分方式採Likert 5點計分法:(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普通、(4)同意、(5)非常同意。其量表Cronbach's(Alpha)內部一致性係數考驗, 全量表為0.812(詳表1),顯示量表具有足夠的信度。
本文使用SPSS13.0版統計軟體進行量化資料分析。根據研究問題性質之不同使用不同的統計分析方法,主要使用的統計分析方法有下列數種:1.次數分 配、2.內部一致性考驗(Cronbach's α係數)、3.tau-b相關分析、4.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等。
肆、研究結果
一、藥癮戒治服務需求
由表2可知多數藥癮者對於戒治所的藥癮戒治服務呈現滿意的狀態,多數個案認為自己在戒治所中得到適當的戒治服務,戒治服務需求亦得到適當的滿足。
 
表2  戒治所藥癮戒治服務對藥癮者的幫助程度統計分析
二、瞭解藥癮者復歸社區後在工作與經濟需求情況
由表3可知多數的藥癮者對自己未來出所後在工作及經濟能力採肯定的態度。因此、在藥癮者回歸社區後,政府更應該提供後續的相關服務,例如合適的工作機會、 協助其穩定工作,使其生活得到更加的平衡。

三、瞭解藥癮者復歸社區後在家庭支持需求的程度
由表4可知藥癮者對其復歸社區後在家庭支持需求上滿足能力的看法。由於受訪的藥癮個案皆為成年男性,大多屬於家中的主要經濟來源者,因此多數個案想像復歸 社區後需要家人的經濟協助可能性約有一半(M=2.92;Mode=3)。         (未完待續)

上移網頁最頂端

桃園女子監獄辦理 「健康心靈成長團體」之滿意度調查

臺灣桃園女子監獄 典獄長鄭美玉、臨床心理師 黃筱雯

壹、前言
收容人在監服刑因監禁帶來的痛苦包含自由之剝奪、物質與受服務之剝奪、異性關係之剝奪、自主性之喪失與安全感之剝奪(楊士隆等,2007),如何去接納自 己的犯罪及面對服刑之心理衝擊,往往是收容人難以面對的課題,因此,適應不良伴隨而來的有憂鬱、焦慮、自責或後悔等情緒。有時收容人會至身心科尋求藥物治 療以幫助自己降低情緒困擾,但也有收容人原有精神、心理疾病導致在監獄中的適應更為不良,而需倚賴身心科藥物之協助。
針對這些身心科患者,桃女監特開辦「健康心靈成長團體」,期使罹患憂鬱症等身心科患者能擺脫負面情緒思考,敞開心胸彼此接納、分享,經由自我探索、發現、 瞭解,發覺自我的潛能和價值,改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學習自我成長、自我肯定,朝向重新建構嶄新、健全的自我。
貳、實施計畫
一、參加成員:比較願意敞開心胸且肢體健全的精神疾病患者(15~20人)
二、團體總目標:
(一)    透過活動引導成員自我探索、自我表露、協助成員了解自己的溝通模式。
(二)    透過成員彼此的回饋與分享,協助成員察覺自己的人際關係。

參、參加成員基本資料分析
團體開始前,請各工場主管提供「服用身心科藥物且有意願參加團體」的名單,參加人數共23人,其中一位於6月份出監,完整參與團體共22人。成員的年齡分 布,以20-29歲占39.1%最多,30-39歲占30.4%次之。成員的學歷,以高中職(肄)畢業占65.2%最多,國中(肄)畢業21.7%次之。 本次入監的最重罪名,以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占60.9%最多,竊盜占17.4%次之。本次入監刑期以2年以上至5年未滿占39.1%最多,1年以上至2年未 滿占34.8%次之。經本監精神科醫師診斷,以憂鬱性疾患占43.5%為最多,精神分裂症21.7%次之。
肆、滿意度評估
一、「課程回饋單」統計與分析
本次課程回饋單目的是想了解收容人對於「健康心靈成長」團體的滿意度與感想,於期末施測共計回收問卷22份,有效問卷22份。
(一)    問卷統計與分析-整體課程方面
收容人對於參加健康心靈團體課程的滿意度,在"課程內容及教材適當"上,勾選同意及非常同意者計21人,佔95.4%;在"課程中同學樂意分享及表達看法 "上,勾選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者計1人,佔4.5%,勾選同意及非常同意者總計18人,佔81.8%;在"參加此課程對您有意義及幫助"及"喜歡參與此課 程"上,勾選同意及非常同意者總計皆為20人,佔90.9%。整體而言,同學對課程的滿意度高,且看法亦趨一致,唯針對"課程中同學樂於分享經驗及表達看 法",有1位同學認為不同意。對於課程回饋中,以"喜歡參與此課程 " 的同意度最高(平均數為4.55)。
(二)    問卷統計與分析-整體教師方面
同學對於參加健康心靈成長團體課程師資的滿意度,在"富有教學熱誠"上,勾選同意及非常同意者計20人,佔90.9%;在"態度真誠有愛心"上,勾選同意 及非常同意者計22人,佔100%;在"師生互動良好,提問時能給予回應"上,勾選同意及非常同意者計22人,佔100%;在"教學速度掌握合宜"上,勾 選同意及非常同意者計19人,佔86.3%;在"音量適中表達清楚"上,勾選不同意及非常不同意者計1人,佔4.5%,勾選同意及非常同意者計21人,佔 95.5%;在"教學方式能引起共鳴並達教學目標"上,勾選同意及非常同意者計19人,佔86.3%。整體而言,同學對師資的滿意度高,看法集中、一致, 唯針對"音量適中表達清楚",有1位同學認為不同意。其中,以"態度真誠有愛心"的符合度最高(平均數為4.86)。
二、成員心得分享整理
整理本次參加成員之心得回饋後,分析其內容整理出4大類收穫:
(一)    達到放鬆的效果
周同學:「老師們藉由音樂來讓我們達到放鬆的效果」
李同學:「上課時是我最快樂的時候,每次上課都能自我放鬆,這是我一直以來從沒有過的。」
黃同學:「收穫良多,而且課堂中一直都是充滿著許多輕鬆、快樂,且都無任何壓力」
吳同學:「只要到上課時間我會放鬆自己,讓自己很自在、很隨意,而在整個桃女監中一定會戰戰兢兢,神經會自然而然繃的很緊,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是受刑人的 身分,所以除了那間教室會暫時拋開受刑人的身分,讓自己隨意自在,這種收穫在桃女監中是非常難得的。」
陳同學:「學習怎麼讓自己更快樂、更好過,與讓自己達到放鬆的狀態。」
卓同學:「我認為可以說是受益良多,不只體會到更多的輕鬆與自在,也感到心中的平靜更是多了許多」
(二)    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並得到支持
周同學:「老師們也會藉由分組,互相把快樂及不快樂的事講出來分享,讓心情得以平靜,我很高興能認識那麼多來自不同地方的人」
呂同學:「可以獲得很多友誼及支持」
徐同學:「每天都很高興星期一的到來,因為可以看見愷愷老師、冠戎與翎涵,我們有愉快的交談,和同學之間也很有默契,老師在其他同學身上也學到許多不同的 事情,大家也都用愉快的心情分享喜怒哀樂,從不認識到變成要好的同學,這都是要用心來學習的」
黃同學:「雖然在這有許多事是被拘束的,但至少每一個星期的一堂課,能讓我訴說一切快樂與不快樂的事。」
(三)    學習人與人的溝通
張同學:「重新認識自我看待別人,有更好的人際溝通」
吳同學:「至少可以在課程之中去自己醒思、檢討,自己本身缺少了什麼?而該改善什麼?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能找到更正確的路。」
(四)    轉變對事物的看法
王同學:「讓我有管道抒發囤積在心裡的垃圾,使心情比較能平靜,對事情的看法也不一樣」
李同學:「我在課堂中學習到,換個方式去溝通,不計較,適當的抒發情緒,自我控制」
葉同學:「深深體會到沒有任何一個人它的人生是絕對平順如意的,一定會有起起伏伏,不要因為一時的不如意就永遠淪落失敗,認真努力人生還是找得到契機 的。」
林同學:「我覺得上完這些課程之後,讓我更進一步走進人群的勇氣,也是我對人生觀感的認知,有了許多的改變,且讓我不再覺得自己是最不幸的,也讓我更有自 信了。」
伍、結論
桃女監自今年4月初開始舉辦健康心靈成長團體,參加成員從一開始的陌生、防衛、怯於表達,慢慢的學習敞開自己,從初始的旁觀者角色,漸漸對於活動的參與, 表達出投入的興趣與熱誠。從分組及大團體的分享,也可看出成員的發言越來越踴躍。也有成員在課堂上公開表達,她每天都在盼望每週的上課時間趕快到來,來上 「健康心靈」成長課程是她每個星期最快樂的時光。
從成員的回饋單顯示,成員對於活動的內容和師資一致感到滿意,對於課程的收穫包含「達到放鬆的效果」、「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並得到支持」、「學習與人溝 通」與「轉變對事物的看法」等。
身心患者之收容人在監的適應比一般受刑人困難,且因情緒困擾而違反監規者亦高(如:自傷、傷人等),造成管教上的困難。該監開辦健康心靈成長團體成效良 好,不但可以促進其分享和彼此支持,同時可協助其放鬆情緒、改變自己,建議未來持續開辦類似團體,預期對於此等特殊收容人在管教上有相當大之助益。

 

上移網頁最頂端

How Long Will It Take(要多久呢)


Inmate:Sir, since my parole has been approved, how should I prepare for my release?

收容人:我的假釋獲准了,請 問教誨師,在釋放前我該做些什麼準備?

Sir:For you, your main concern should be to get a plane ticket home.

教誨師:對你來說,最重要的 是準備回家的機票?

Inmate:How can I do that?

收容人:我該怎麼做呢?

Sir:Do you have enough money for your plane ticket?

教誨師:你有足夠的錢買機票 嗎?

Inmate:At present?I'm afraid not.

收容人:目前恐怕不夠。

Sir:In that case, you better tell your family to send the money for the ticket as soon as possible.

教誨師:這樣的話,你最好儘 快叫家人寄機票錢來。

Inmate:I doubt that my family can provide me with the money.

收容人:我懷疑家人是否能提 供機票錢給我。

Sir:Then you need to make arrangements with the trade office to help you buy the ticket.

教誨師:那麼你就必須洽請貿 易辦事處幫你買機票。

Inmate:Is that the only way? I really don't want to trouble them.

收容人:這是唯一的辦法嗎? 我不太想麻煩他們。

Sir:Then you have to wait for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to buy your ticket for you, but it will take longer for you
                to leave Taiwan.

教誨師:這樣的話你就得等台灣政府出錢幫你買機票 了,
    但到離開台灣之前,得等上一段較長時間。

Inmate:How long will it take? Will I have to wait in prison.

收容人:要等多久呢?我還是待在監獄等嗎?

Sir:There's no telling how long. And you'll be taken to the police station or the Shan-Sha Foreigner Detention
              Center to wait.

教誨師:沒辦法知道要等多久,而且你會被帶到警局拘留
    或送至三峽外籍人士收容中心等待。

本文出自本所「監獄實用英文」教材

上移網頁最頂端

法務部矯正人員訓練所98年12月份預計辦理班次一 覽表
訓練期間 訓練班次
981201~981201
管理員研 習班(二)第34期
981202~981204
管理員在 職訓練班(三)第36期
981203~981204
衛生醫療 研習班
981207~981209 管理員在 職訓練班(三)第37期
981208~981208 媒體溝通 與新聞稿寫作實務研習班第3期
981210~981210 管理員研 習班(二)第35期
981211~981211 初級救護 技術員EMT1複訓班第13期
981214~981225 司法行政 替代役役男專業訓練班第3期
981214~981216 98年主 任管理員在職訓練班第9期
981214~981216 管理員在 職訓練班(三)高雄分班第25期
981216~981218 管理員在 職訓練班(三)第38期
981218~981218 法治及人 權教育研習班
981221~981225 替代役管 理幹部儲訓班第32期
981221~981223 管理員在 職訓練班(三)第39期
981225~981225 教誨師研 習班第3期
981225~981225 管理員研 習班(二)第36期
981228~981230 管理員在 職訓練班(三)第40期


 

上移網頁最頂端

發 行人:黃徵男
出 版者:法務部矯正人員訓練所
地 址:桃園縣龜山鄉宏德新村180號
電 話:(03)3206361 轉 312發行部
(03)3206361 轉 303編輯部
傳 真:(03)3591855
E- mail:jade303@mail.moj.gov.tw